|
 |
|
食管癌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
发布者:青海省人民医院 原文作者: 关键字:食管癌 发布时间:2007-8-6
食管癌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  1.食管癌的病因及治疗 (1)病因:家族遗传、良性肿瘤的恶化、溃疡长期刺激、不良的饮食习惯(进食过热、发霉的食物)。 (2)诊断: ①纤维光束食管镜检查:能直接观察病变情况,并可采取活体组织作病理检查。 ②上消化道造影:了解肿瘤位置、大小、具体分型、梗阻程度,并了解胃及十二指肠情况。 ③治疗:手术治疗、放射疗法、化疗。 手术治疗为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。对早期病人(病变较局限、无转移、全身情况良好),可切除病变段食管及周围淋巴结,行胃食管吻合或作结肠代食管术,重建消化道通路。放射治疗适用于有手术禁忌症而癌肿尚局限的上、中段食管癌的病人。亦可用于手术前及手术后辅助治疗,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。化学药物治疗多用于晚期病人,可使症状缓解,亦可与其他方法综合应用提高疗效。常用的药物有环磷酰胺、5—FU、呋喃氟脲嘧啶等。 2.戒烟的必要性 吸烟是致癌的因素之一。术前戒烟可减少呼吸道分泌物,防止术后肺炎、支气管炎、肺不张等并发症,有利于术后恢复。 3.术前各项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常规检查项目为:尿便常规、电解质、血沉、心电图、胸片、肺功能检查等。某些检查需空腹进行,如B超、HBSAs、生化、胃镜等。目的为了解病变的生长情况,以及身体的各脏器功能及对手术的耐受程度等,确定手术日期及方案。 4.术前营养补充的方法及意义 由于长期进食困难,病人体质较差,并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、脱水、贫血、低蛋白血症。病人如能进食,可给高热量、高蛋白、高维生素流质或半流食,不能进食者则由静脉补充水分、电解质及热量。血浆蛋白低于608/L者应输血或血浆、白蛋白予以纠正。目的是增加机体抵抗力,增加对手术的耐受力,扩大手术适应范围,降低术后并发症,同时也是一种支持治疗的有效方法。 5.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及有效咳嗽的目的及方法(见肺癌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) (1)呼吸功能锻炼。嘱病人在术前一周开始进行锻炼肺功能。方法为用均衡而持续的力量做深吸气到达最大吸气量时,再慢慢匀速呼出。如此反复4-5次,间隔1-2小时后再重复进行。目的是让肺叶充分膨胀,以增加肺泡表面张力,增加肺活量,提高肺功能。 (2)咳嗽训练。目的是帮助病人掌握有效的咳嗽方法,合理运用身体的各部肌肉提高排痰能力,术后可有效咳痰,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,有利于恢复。方法为深吸一口气,屏气然后收腹,用力咳嗽。让病人反复练习,1小时1次。同时为了减轻术后咳嗽时引起的疼痛,可在病人咳嗽时用双手轻压胸廓两侧起固定作用。疼痛明显时可在咳嗽前使用定量止痛剂。 6.术前准备的内容、目的及注意事项 (1)备皮:清洁手术区域皮肤,预防伤口感染。 (2)药物试验:为术后预防用药做准备。 (3)配血或自体血准备:为术中及术后补充血做准备。 (4)术前肌肉注射镇静药及抑制腺体分泌药物,提高麻醉安全性及效果。 7.术前消化道准备的目的及方法 (1)目的:保持消化道清洁,降低术中污物污染伤口避免术后感染。避免术中或术后发生误吸,并减少术后腹胀。 (2)方法:①禁食、水,术前12小时禁食,术前6小时禁水。 ②术日晨下胃管方法:病人应平卧保持头向下低,下颌贴向胸骨的姿式,在下胃管的过程中让自己的身体放松,并随护士的要求每次做吞咽动作,使胃管顺利置入。 ③清洁灌肠方法:术前晚用肥皂水或甘油灌肠液灌肠,灌肠次数根据排便情况而定。每次灌肠后应尽量使灌肠液在体内多停留一会儿再排出。排便时,要观察排出物的性质,直至与灌肠液相似时停止灌肠。术日晨再行灌肠1次。 若需做回肠代食管,还需在术前2-3天做如下准备:术前2日开始口服新霉素1g,每日4次;或链霉素0.5g,每日3次,同时给灭滴灵,0:2g,每日3次;口服缓泻剂,可用番泻叶、石蜡油等。 ‘ 8.术后采取半卧位的意义 有利于伤口引流,减轻腹部张力、减轻疼痛且有利于胸廓扩张,促进有效呼吸,也便于有效咳嗽。 9.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及进食时间 食管癌术后的病人由于食管缺乏浆膜层,吻合口愈合较慢,术后应严格控制进食时间。一般术后行胃肠减压4-5天,排气拔胃管后12—24小时禁食、水,然后饮少量水观察有无呼吸困难、胸痛、呛咳反应,有无胃肠道不适,如无反应可经口进食米汤,术后10天左右可进流食,如蛋汤、牛奶、鸡汤等。术后15日起进食无渣半流食,如面条汤、蛋羹、肉末粥等。以后视病人自身情况逐渐进软食。 10.术后早期活动的目的 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整个机体功能的恢复,如促使呼吸加深,有利于肺扩张和分泌物排出,防止肺部并发症;促进血液循环,有利于伤口愈合,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;促进胃肠蠕动,防止腹胀、便秘;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,防止尿潴留等。早期活动可分为早期卧床活动和早期起床活动。病人醒后鼓励作深呼吸,咳痰,协助翻身、拍背,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;次日扶坐床沿,在床上期间可活动上肢、手足,作屈伸运动;4日后逐渐下床活动,先在床边站立,逐渐在室内缓步走动,再酌情外出散步,病重体弱及有并发症及限制活动的病人均不能早期起床,但仍需坚持卧床活动。 11.出院指导 (1)嘱病人按时服用医生开的出院带药。 (2)出院后按时来门珍复查(两周内),拍胸片,查白细胞及作好住院化疗准备。 (3)出院后注意饮食的合理性,嘱病人多食高热量,高蛋白,低纤维,易消化的食物。少食多餐,每天5--6次,每次不要吃得过饱。流质食少于300ml/次,软食1两/次,并以软食或半流食为主。 (4)戒烟酒。 (5)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。 (6)出院后若出现进食困难,憋气,伤口感染,伤口有渗出液等情况,应及时来院就诊。

|
|
 |
|